關於作者

我的相片
我是中科實中的張智淵,在這裡會貼上攸關會考,學測,以及指考之物理和地科(天文為主)的文章。如果有關於網誌的任何問題,皆可透過以上的e-mail聯絡到我喔! 註:如果有希望我撰寫關於特定主題之文章或者出現版權問題,也可以聯絡我,我會盡可能的回覆並且滿足需求,謝謝! owen1203chang@gmail.com

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

跨越5500萬光年,人類見證了宇宙最黑暗的所在

 

愛因斯坦說『上帝不擲骰』,但他錯了。黑洞的研究顯示,上帝不但擲骰,有時還會在看不見的地方擲骰,藉此混淆我們。」-史蒂芬·霍金

       霍金為這個世紀最偉大的黑洞研究者,這是客觀且無法反駁的。然而,如此偉大的他,在有生之年卻未見證這世紀最驚為天人的突破。在西元2019410日,世界首張黑洞照片問世,黑洞就再也不是那「看不見的地方」;也可惜了,霍金無法在人世見證歷史性的一刻。


圖一、2019年於事件視界望遠鏡(EHT)拍攝之黑洞圖像

圖片來源:Event Horizon Telescope

這個重大的成就,直接摘下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(有趣的是,兩年前的物理獎,也和黑洞研究與觀測有關);它立即登上各界新聞論壇,席捲如推特臉書的社群媒體,並成為當週討論熱度最高的新聞。究竟是哪方面的突破,能讓全世界如此為之瘋狂?

       「這個實驗的成功,給予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。」台大物理系教授賀培銘表示。「在這之前,我們只能透過周遭恆星的移動軌跡,抑或是重力波觀測以猜測黑洞的所在。這個望遠鏡遍布了全球,結合了世界各地的學者的觀測紀錄,照片成功合成出來時,我認為是對於天體觀測技術發展很大的肯定。」

黑洞觀測的黑歷史

       如同賀培銘教授所說的,這個觀測紀錄得以證實黑洞的存在。然而,即便無從證實,早在18世紀,牛頓力學其實早已預測了黑洞的存在(雖然那時候還沒有黑洞這個詞)。根據牛頓力學,我們需要一定的速度才足以離開地球重力的束縛,而如果重力很大,速度就需要非常大,如果這個速度大到超過光速,代表連光都無法逃離重力的掌握,這就是我們所認知的黑洞。後來一直到1916年,才有一位科學家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)利用相對論找到黑洞解釋方式。他算出的黑洞半徑稱為「史瓦西半徑」,而這個半徑跟牛頓力學算出來的結果是相同的。然而,即使史瓦西理論上找到了黑洞,卻並沒有被公認,因為他的黑洞實在太奇怪了。所有物質掉入同一個點、時間被拉長到無限大,更有一個無法回頭的界線「事件視界」,分隔了我們看得到以及看不到的區域,只要進去就再也無法傳遞任何資訊出來,感覺就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見之物。

       黑洞研究就在這種備受質疑的情況下搖搖欲墜地前進,即使1930年代對恆星的研究推測質量夠大的恆星死亡後就有可能塌縮成黑洞,但由於黑洞的存在實在過於違反直覺,這個概念仍然不被接受。直到1960年代,受益於數學方法的改進以及一些觀測上的證據,科學家找到另一種解釋方式:旋轉黑洞,又稱為克爾解。這個突破一舉革新了天文界。從此以後,黑洞不再只是理論上可行,更是極有可能出現在真實宇宙中的天體,而對於黑洞的研究,從理論探討轉為實際觀測。「黑洞」(Black Hole)這個名稱也是在這段時期才萌芽的。

       近期以來,2017諾貝爾物理獎,為「重力波的探測」。他們推測自己所探測到的,是兩個黑洞在相撞。然而,即便所有理論與計算皆指向黑洞相撞這個結果,經過超過40年的觀測,科學家仍然無從證實黑洞的存在,更別說兩個黑洞。孰知,在探測到重力波當年,事件視界望遠鏡就已經悄悄地將照片拍出並開始合成。

宇宙的無底洞,難以觀測

       當然,觀測黑洞時,看到的並非黑洞本身,而是周遭的亮光,稱為「事件視界(Event Horizon)」,也正是1916年史瓦西所推測之無法回頭的界線。在事件視界內,彷如一個巨大的無底洞,自身不反射和發射電磁波,任何儀器都不能檢測到它;所以黑洞並不是黑色的,而是無法看見。即便如此,黑洞之所以難以觀測,事實上別有原因。

       「黑洞之所以如此難看到,在於它的距離;黑洞密度很大,大到一個跟太陽一樣重的黑洞可能直徑只有幾公里罷了,想在夜空中看見黑洞,就如同想看見月球上的一顆橘子一樣。這樣的大小,又在距離如此遙遠的地方,想在夜空中看見黑洞,就如同想看見月球上的一顆橘子一樣。會很難看到,似乎也是理所當然。」教授說。「望遠鏡之所以需要遍布整個地球,正是因為解析度的問題。直徑不夠大的望遠鏡,根本無法拍出一個清楚可辨認的照片。」

       容我來解釋一下。望遠鏡可以透過「陣列」的方式,提升自己的直徑(舉例來說,三個望遠鏡相距50公尺排成一列,將三者照片合成後,照片可等同於一個直徑100公尺的巨大望遠鏡所拍攝出來的照片)。事件視界望遠鏡(Event Horizon Telescope,簡稱EHT),即是遍布全球直徑的巨型望遠鏡陣列,而非單一的望遠鏡,直徑可等同於地球直徑,非常可觀。然而,為什麼需要如此巨大的口徑呢?答案是「解析度」。

圖二、事件視界望遠鏡的陣列分布

圖片來源:National Geographic

    望遠鏡的解析度,與我們手機中的相機有些許雷同。解析度高,則放大依舊能看見清楚的圖像。其中,望遠鏡的解析度,與直徑成正比:也就是直徑越大,解析度越高。想拍到像「月球上的橘子」般大小的物體,需要放大好幾倍;解析度太低,放大就能只能看見獨立的像素,根本無法辨認照片中的主體。這張黑洞照片,解析度高到佔據了5PB的容量:大概是500GB ,抑或是5000MP3檔案的大小,可見其拍攝之困難。這也造成了檔案在互相傳輸時的趣象:如此龐大的檔案,無法用網路傳送,因此不同望遠鏡據點之間,他們被迫使用飛機和實體硬碟互相交流。這個合成過程,一做就是兩年,還不包含觀測時間!

看見了,然後呢?

       首先,這個照片最顯而易見的好處,在於資金的蒐集與人才的招募。

       「這張照片,與重力波一起將黑洞推向物理研究的前鋒。做黑洞相關研究,突然變得很流行(Trendy),有更多人願意贊助,而像我一直以來做黑洞研究的物理學家,更是有感受到近幾年以來的向上趨勢。這對於未來的好處絕對是很多的;其中很重要,甚至能說是最重要的,是激起下一代的物理學家。」賀培銘教授是如此說道。

       的確,此類廣泛的科普宣傳可以激發更多人對太空和黑洞的探索熱情,孰知未來觀看黑洞照片的青少年中有沒有未來的愛因斯坦霍金

       其二,照片確實是一個關鍵性的指標,但是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結果,更是帶來海量的資料,不僅是如同表面上地證實黑洞存在,更是能協助科學家確認關於事件視界的數據,驗證這幾年來計算的結果,對於更進一步地了解宇宙最深處的奧秘,最黑暗的存在,無疑是一大推手。

參考資料

[1] 拍攝十天,沖洗兩年的黑洞照片意義何在?https://kknews.cc/science/pp64v4j.html

[2]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https://eventhorizontelescope.org

[3] National Geographic https://www.nationalgeographic.com

[4] 泛科學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tag/%E9%BB%91%E6%B4%9E

特別感謝國立台灣大學物理學系賀培銘教授的協助。

1 則留言: